磁共振疑难病例讨论集锦

为加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落实规培教学计划,并及时确诊疑难病例、提高磁共振诊断技术、业务及教学水平,医院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经过数人数年的长期专研坚持,积累了许多不典型、少见或是有特点、有难点的病例。所谓“积跬步以至千里,积怠惰以至深渊”,患者以性命相托,磁共振集体不敢怠惰,更要潜心发展技术业务,开拓进取、步步攻坚,为患者的健康、医院的发展竭心尽力!

以下是近期我们讨论的几个病例,供大家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病例一:椎管内孤立性纤维瘤

患者女性,51岁,四肢麻木四个月,既往体健。

影像所示:枕颈交界区椎管内见占位性病变,MR呈长T1、不均匀长T2信号,增强扫描:见明显强化,邻近骨质结构未见异常。CT可见邻近椎间孔形态未见明显改变。

该病鉴别诊断主要与神经鞘瘤、脊膜瘤、淋巴瘤等疾病鉴别:1)椎管内神经鞘瘤通常伴有囊变坏死,增强扫描见不均匀强化,肿瘤较大者累及椎间孔,并沿椎间孔向椎旁生长。2)椎管内脊膜瘤通常体积较小,与邻近脊膜关系密切,伴有脑膜尾征。3)淋巴瘤则通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周围浸润、骨质破坏等。

孤立性纤维瘤在T2WI像上可见不同程度的低信号,虽然依附于脑膜,但通常无脑膜尾征,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影,应优先考虑。

病例二:真菌性鼻窦炎伴蝶窦真菌球

患者男,38岁。自述鼻窦炎多年。鼻塞数年,流脓涕,有恶臭味。

影像所示:鞍区占位,垂体未显示。CT可见蝶窦骨质破坏,右侧海绵窦受累,累及右眶尖。MR增强扫描:病灶可见轻中度不均强化,坏死囊变部分不强化。

诊断依据:1)蝶窦内团状异常信号,增强扫描时未见强化,符合真菌球影像改变。真菌球主要由大量真菌菌丝,孢子,退变的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因此无强化。窦腔内病变不断增大可压迫窦壁骨质变薄或吸收。2)该病变在窦腔内不断增大可压迫窦壁骨质变薄或吸收。3)侵袭性者:起病急骤,发热,病变进展迅速,鼻腔结构破坏、坏死,可导致窦壁破坏。可侵犯面部、眶尖、颅底。

诊断本病时要避免与垂体相关肿瘤混淆。

病例三: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患者男,13岁,跛行伴肢体无力,眼球震颤。

影像所示:表现为局限于脑白质的低密度蝶形病灶。

诊断依据:颅脑MRI具有特征性改变,表现为对称性位于双侧顶枕区白质长Tl长T2信号,周边呈指状,胼胝体压部早期受累,呈“蝶翼状”,这是ALD所特有的,其他脑白质病少见;ALD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病变由后向前进展,逐一累及枕、顶、颞、额叶;可累及脑干皮质脊髓束,皮质下U形纤维免于受累;增强扫描病灶周边强化,提示处于活动期;晚期增强后无强化,多伴有脑萎缩。ALD的不同阶段在头部MRI上表现不同,可借此作为治疗转归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本次讨论也介绍了多种脑白质病变如多发硬化、HIV脑病、中毒、可逆性脑白质后部综合征、RCVS等的特异性影像表现,旨在让大家熟练掌握该种类常见疾病。

病例四:中枢神经细胞瘤

男患,33岁,头痛头晕半年余,可自行缓解。

影像表现:CT示侧脑室内不规则高密度肿块影。磁共振T2WI像以等信号为主,内可见小片状长T2信号。双侧侧脑室扩大。TIWI像病灶以稍高信号为主,内有小片状长T1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性强化。

诊断依据:CNC好发年龄为20~40岁,多以病灶增大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而就诊。影像学特征:肿瘤大都位于透明区,Monor氏孔区,以一侧为主向对侧生长。CT平扫:肿瘤稍高密度,通常呈轻、中度强化效应;MRI呈稍长或等T1信号,稍长T2信号,可有轻度到明显强化;DSA可显示肿瘤染色。肿瘤边界清晰,一般无瘤周水肿以及肿瘤侵入脑实质的征象。

近年来,磁共振波谱成像发现CNC有一3.35ppm的特殊波峰,对其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该病主要与室管膜下室管膜瘤相鉴别,两者信号差别无特异性,沿脑室塑形生长是后者特征性改变。

病例五:颅底脊索瘤

患者女,14岁,因“阵发性头痛3个月,加重2个月”入院。

影像表现:CT所示:斜坡骨质破坏,蝶窦受累。MR显示:病灶呈囊性,长T2长T1信号,DWI明显受限,增强扫描边缘实性部分可见中度强化效应。

诊断依据:颅内脊索瘤占颅内所有肿瘤的0.1-0.2%,非常不常见,多发生于颅底,骨质破坏是其典型表现之一。病变内常见坏死、囊变及钙化,故多表现为CT图像上密度不均匀,MR图像上信号混杂。增强扫描,病变常中度到明显强化。

颅底是脊索瘤的第二好发部位,约1/3的脊索瘤位于斜坡,本例见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较完整,主要表现为囊性病变并斜坡破坏。本例可见局限性斜坡骨质破坏,但无钙化及强化,病灶呈囊性改变,是造成术前误诊的主要原因。

鉴别诊断:破坏斜坡骨质的病变:引起斜坡骨质破坏的病变常见于脊索瘤、转移瘤、蝶窦的恶性肿瘤等。有时侵袭性垂体瘤也可破坏斜坡。1)转移瘤造成的斜坡骨质破坏范围较大,破坏去边缘模糊,常合并其他部位的转移灶,大部分情况下可明确原发病灶。2)蝶窦的恶性肿瘤多表现为以蝶窦为中心向外蔓延,侵及斜坡是以斜坡前缘破坏者较著。3)侵袭性垂体瘤造成的斜坡破坏,常见到垂体瘤其他征象,容易鉴别。

综上所述,本例脊索瘤临床症状、影像表现不典型,术前正确诊断较难。该病例提示,斜坡骨质破坏为脊索瘤的重要征象。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北京民间偏方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nengji.com/ctlzd/2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