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完成日照首例联合手术
成功摘除患者巨大垂体腺瘤
“我这两只眼又能看着光亮了,头也不疼了,医院!”12月1日,患者詹女士(化名)一边办理着出院手续,一边向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医护们表达着心底的感激。而就在几天前,她还为自己几近失明的双眼愁的四处求医。
近日,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利用双镜联合技术,成功为患者处理了一巨大难治性垂体腺瘤,这也是该科室在本年度处理的第三例巨大垂体腺瘤联合手术,难度之高在日照尚属首次。随着该例手术的成功进行,医院神经外科微创手术理念及技术已得到大幅提升,更意味着此类病人的处理方式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患者垂体MR显示垂体肿瘤巨大,已达6cm,呈侵袭性生长,周围结构受压明显。”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副主任王兴强介绍,垂体瘤是起源于蝶鞍内脑垂体细胞的良性肿瘤,多发于青壮年,詹女士双眼之所以处在“失明”状态,便是因这一肿瘤长期压迫视神经而导致的。
术前MR检查
因为肿瘤体积巨大,涉及人体中海绵窦、视神经、下丘脑等重要结构,以往面对这种情况时更倾向于经鼻蝶进入患者体内,再切除患者下半部分肿瘤或者单纯经颅手术切除上半部分鞍上肿瘤,待患者恢复后再进行二次手术。但这两种方式均不能一次性完成该类肿瘤的完全切除,并且该类手术术后复发率高达30%,未能全切除的腺瘤复发率更达75%。最致命的是,残余在患者体内的另一部分肿瘤随时有可能发生出血现象,患者生命随时有可能遇到危险。
近年来,医院神经外科致力于站在患者需求侧考虑问题,医院交流与学习后,尝试探索运用“双镜联合”技术解除垂体腺瘤患者的痛苦。也就是说,只需对患者进行一次开颅,同时实行显微镜+神经内镜“双镜合璧”的联合方式,在术当中先用内镜经患者单鼻孔入路,切除其蝶窦、鞍内部分,在肿瘤质地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切,同时开颅在显微镜下行鞍上部分。通俗讲,就是先将肿瘤的上半部分切除,同时通过单鼻孔神经内镜下操作切除患者下半部分肿瘤,从而达到肿瘤一次性全切的目的,患者一次麻醉即可解决所有问题。
原来,内镜可较好地提供观察肿瘤内部的广视角,对于部分存在腺体包膜的腺瘤,内镜也可以在囊外进行完整切除,使术后肿瘤复发率大为降低。显微镜下微创操作,可以将术中对病人损伤降到最低,虽然对患者来说无限受益,但这类“双镜联合”手术容易导致感染,手术时间也很长,对手术者在显微镜操作及神经内镜操作要求极高。
手术当天,在科室主任杨允学的带领下,王兴强主任医师及熊峰主任医师、孙荣伟主治医师负责手术全过程。术中,王兴强及熊峰首先在显微镜下对患者垂体瘤进行大部分切除,以松解受压的视神经抢救病人视力,同时,在神经内镜的辅助下经患者鼻蝶将鞍内部分肿瘤切除,进而达到术中会师,完全切除患者颅内垂体腺瘤的目的。
术后MR检查
整个过程中,双镜优势微创手术的优势充分显现,也实现了既完整切除肿瘤,又避免损伤神经、血管及重要脑结构的预定效果。术后第二天,病人视力即得到明显改善,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无尿崩症及其它副损伤发生,术后影像学检查发现肿瘤完整切除,获得了良好的手术疗效。
“双镜联合处理巨大难治性垂体腺瘤,目前只在国内部分大型神经外科中心能够完成,对医院综合水平要求极高。”王兴强介绍,随着各类诊疗技术的进步,医学界关于垂体瘤的诊疗指南也在不断更新,手术方式也由传统的开颅显微切除术及经鼻蝶显微镜下切除术,进一步发展为经鼻蝶内镜下显微切除术。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杨允学主任团队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就率先独立开展经单鼻孔鼻蝶垂体瘤显微切除手术,近年来,随着神经内镜的广泛应用,经单鼻孔神经内镜手术切除大腺瘤、功能性腺瘤、侵犯海绵窦的腺瘤均取得满意疗效。
原先医院才能开展的手术,如今在能在日照即能成功开展,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医院上了一个新台阶,标志着日照医院在疑难重症的救治水平及护理技术上不断提升,医疗护理质量持续稳步发展,最终受益的便是千万患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