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
1.垂体前叶(腺垂体)主要包括五种功能细胞:生长激素细胞占50%,泌乳素细胞占10%-30%,促甲状腺素细胞占5%,促肾上腺皮质细胞占20%,促性腺激素细胞占15%。[1]2.垂体后叶(神经垂体):主要分泌催产素(也叫缩宫素)和血管加压素(也叫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内分泌轴:1.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包括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促进卵巢卵泡发育和排卵。2.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合成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氨酸。3.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垂体分泌促肾上腺激素,刺激肾上腺分泌皮质醇。4.垂体分泌泌乳素:促进泌乳,泌乳素也可以营养黄体,在生殖内分泌中有重要作用。
5.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刺激软骨细胞,让我们长高,也对能量代谢产生重要影响。
垂体内分泌失调:1.泌乳素瘤:分泌泌乳素的细胞增殖导致高泌乳素血症;2.促甲状腺激素瘤: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细胞增殖导致中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3.促肾上腺激素瘤: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细胞增殖导致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增多的库兴综合征;4.生长激素瘤:分泌生长激素的细胞增殖导致儿童巨人症,成人肢端肥大症和糖耐量异常甚至糖尿病;5.促性腺激素瘤: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会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结合雌激素水平和卵巢超声可协助诊断;
6.还有复合型瘤:分泌几种激素,产生几种症状。
特殊情况:上面说的是有余,还有不足,就是垂体功能不足,导致各种激素低下。促甲状腺激素低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促肾上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肾上腺功能减退,其他的都是如此。典型表现是妇产科的席汉氏综合征,由于产后大出血导致垂体前叶缺血坏死。
垂体后叶激素:1.催产素又名缩宫素:小剂量促进子宫节律性收缩,促进胎儿娩出,大剂量使子宫强直收缩(5-10U),用于人流后或产后止血[2];2.抗利尿激素:受血压、容量、渗透压调节,提示我们渴了要喝水,水多了会排出来,分泌异常会引起尿崩症。高泌乳素血症
高泌乳素血症:1.泌乳素是由垂体泌乳素细胞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启动和维持泌乳,支持卵泡发育,支持黄体功能;2.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泌乳素>IU/L(25ng/ml,1.14nmol/L)。泌乳素在入睡30-60min后会开始上升,5-7点水平最高,进食脂肪和蛋白质后会上升,进食碳水化合物则没有影响,年专家共识建议正常进食碳水化合物早餐于上午10:30-11:00休息30min后静脉穿刺取血。[3]3.你可能想不到的导致高泌乳血症的原因:怀孕了!!!任何对乳房的刺激都会导致泌乳素偏高,比如带状疱疹长在了胸部,应激反应,低血糖。治疗胃溃疡药物(H2受体阻断剂)比西咪替丁可能会导致乳房发育和泌乳,促消化药物(DA受体阻断剂)比如吗丁啉可能会导致乳房发育和泌乳,抗抑郁药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甲状腺功能减退(TRH促进PRL分泌)都会导致高泌乳素,多囊卵巢综合征也会导致泌乳素升高。
4.抑制泌乳素分泌的物质:多巴胺和γ-氨基丁酸。我们常用治疗高泌乳素血症药物溴隐亭就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用来抑制泌乳素分泌和垂体泌乳素瘤。有更好的选择性多巴胺2受体拮抗剂,效果更好,但是这些药物因为可能会导致心脏瓣膜病,所以目前溴隐亭依然是首选药物。
5.关于泌乳素的分子结构:泌乳素总共有四种结构,小分子泌乳素、糖基化泌乳素、大分子泌乳素、特大分子泌乳素,分子量越大活性越小,有些高泌乳素血症是因为大分子和特大分子泌乳素高,没有什么临床症状,可以考虑观察。垂体泌乳素瘤:1.高泌乳素血症常见病因是垂体泌乳素瘤,即垂体分泌泌乳素细胞增殖导致泌乳素分泌过多,教材说泌乳素升高4倍以上建议行头颅磁共振检查垂体。[4]2.垂体增生: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出继发的垂体增生,大概有20%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也会导致泌乳素升高,这种升高是轻度升高。
所以出现了一些因为甲减发现泌乳素升高,磁共振发现垂体变大,怀疑垂体泌乳素瘤,切除垂体后发现误诊,这类患者接受甲状腺素治疗后可缓解。
3.敲黑板:长期甲状腺功能减退TRH持续刺激会导致TSH和PRL细胞持续增殖。
我们发现高泌乳素血症可能会让患者去做垂体磁共振发现垂体很大,我们可能会忽视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可能,我们发现了甲状腺功能减退我们还要排除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可能,是垂体瘤压迫导致垂体功能减退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还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垂体增生,我们要仔细考虑这个循环,在国内有误诊的报道。
垂体增生与垂体瘤鉴别:垂体瘤因其血供差而易发生囊变、出血和坏死,MRI上常呈高低混杂信号影,常侵犯附近组织结构,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垂体柄偏移或中断,增强扫描垂体瘤不均匀异常强化;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MRI表现为垂体前叶均匀增大,上缘对称性山包状隆起,呈等T1等T2信号,其垂体后叶清稀可见,垂体柄居中,增强扫描均匀一致强化,无异常强化或延迟强化区域。[5]
4.垂体泌乳素瘤:垂体分泌泌乳素细胞增殖是导致高泌乳素血症的常见原因,临床主要表现为停经泌乳综合征。处理原则如下,多巴胺激动剂首选溴隐亭,无效可选用卡麦角林和培高利特,后两种药物需要注意心脏瓣膜病。
怀孕问题:1.怀孕后因为泌乳的原因,垂体从孕2月开始会增大,孕期为了减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都会停用溴隐亭。对妊娠最初几周内使用溴隐亭的妇女分娩的小孩进行了9年随访,至畸率并未高于未治疗人群。即使在妊娠期持续使用溴隐亭也没有使胎儿发生并发症。大家目前仍然建议怀孕后停药。2.孕期泌乳素的生理水平:妊娠前三月小于80ng/ml,中三月小于ng/ml,妊娠末三月小于ng/ml。[6]
泌乳素癌:占垂体泌乳素瘤不到1%,对药物、放疗、手术效果都不好。
其他垂体腺瘤
无功能型:没有内分泌活性的垂体瘤,可能会出现周围脑组织压迫症状,压迫垂体柄出现视野缺损,压迫其他组织也可能会出现垂体相应功能低下。生长激素瘤:1.分泌生长激素导致成人肢端肥大症,大的腺同样会出现周围组织压迫障碍,肢端肥大,面容改变,皮肤油腻粗糙,甲状腺肿大,睡眠呼吸暂停,糖耐量异常。2.常用药物为生长抑素和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促甲状腺素瘤:
1.分泌促甲状腺素导致中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和甲亢,很多病人被误诊为Graves病,对难治性甲亢要注意中枢性甲亢的可能性。2.常用药物为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可以抑制TSH分泌。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皮质醇分泌增多,引起库欣病,能量代谢,水盐代谢紊乱。外科手术哦药物抑制皮质醇分泌。
促性腺激素瘤:1.分泌促性腺激素,很难诊断,并不一定表现为促性腺激素升高,绝经后的升高更难鉴别,也可能导致促性腺激素正常甚至降低,也会表现为泌乳素升高。2.主要靠神经压迫症状发现,最终诊断靠病理和免疫组化,临床有促性腺激素瘤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报道[7],结合雌激素水平和卵巢超声可帮助诊断临床很少用药物治疗,读书选择手术。参考文献[1].陈佳伦.临床内分泌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杨宝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中国垂体催乳素瘤诊治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94(31):08.[4].谢幸.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张繁.垂体瘤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的MRI鉴别[J].临床放射学杂志,,34(04):.[6].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7].蔡婕.垂体促性腺激素腺瘤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1例报告[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8(10):-12我们吧:投稿发送至:chinahubeitcm
qq.白癜风治疗目标长沙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