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二胎”时代遇上了垂体瘤
去年新出台的“二胎政策”,让许多父母都跃跃欲试,但是还有些人却查出了问题。近些年,由垂体瘤诱发的不孕不育患者在逐年攀升。由于垂体瘤发生以后,会使男性性欲减退,阳痿、乳腺发育、不育等,对男性性激素的正常分泌造成很大影响,还会导致女性闭经、溢乳及不育等现象,从而埋下不孕不育的祸根。★ 一般女性患者由于闭经、不孕等症状,都只选择妇科治疗,但往往适得其反,各种检查、各种药物都用过了,还是不见好转,最后到神经外科,才被确诊为垂体腺瘤,而这期间,往往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而对于男性患者而言,阳痿、性功能下降,就自行服用补肾、壮阳药物,结果越补越差,视力不断下降,等到神经外科就诊时,已经有多年的性功能下降史了。★ 面对诸多患者及家庭,解除垂体瘤引发的不孕不育症状,是梦寐以求的夙愿。但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垂体瘤。垂体瘤是一种位于人脑垂体部位的良性肿瘤。脑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控制多种重要激素的分泌,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素、催产素、催乳素等,还能够贮藏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
如果脑垂体出现问题,那么会直接对内分泌产生影响,其中泌乳素型垂体瘤会使得女性患者闭经、溢乳、不育,重者腋毛脱落、皮下脂肪增多,还有乏力、易倦、嗜睡、头痛、性功能减退等。男性可表现为性欲减退、阳痿、乳腺增生、胡须稀少、重者生殖器官萎缩、精子数目减少、不育等,从而引发不孕不育的情况。
泌乳素型垂体瘤泌乳素型垂体瘤是最常见的垂体瘤,多发于生育期妇女。该肿瘤虽属良性,但能高功能分泌催乳素,引起患者血清催乳素升高。高水平的催乳素可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与释放,因而促黄体生成激素与卵泡刺激素水平降低,无脉冲型分泌,卵泡发育障碍,影响卵巢甾体激素合成能力,导致雌、孕激素不足,因而患者出现月经稀少或闭经、不孕。对此类患者的治疗首先要降低PRL水平。泌乳素型垂体瘤的治疗,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药物治疗(主要)、手术治疗、放射治疗。
——垂体瘤还可压迫周围细胞组织引起的相应激素分泌减少:肾上腺皮质功能低减可以表现为食欲下降、乏力、消瘦、低血压、低血糖、容易感冒等;甲状腺功能低减可以表现为怕冷、食欲下降、皮肤粗糙、脱发、便秘等,在儿童可以表现为痴呆、生长迟缓等;性腺功能低减可以表现为男性女性不育、性欲下降、女性月经紊乱甚至闭经、男性阳痿等临床表现;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临床表现,在儿童可以表现为身材矮小,在成人可以表现为身体脂肪集中在腹部、肌肉松弛萎缩、衰老、自我认知程度下降、骨质疏松、抵抗力下降、性功能低减等。
——最后,温馨提示大家:说到不孕不育,很多人都以为是男科或妇科病导致的,很少人会想到垂体瘤。其实,患者很有必要去神经外科检查,尤其是多年按妇科病、男科病治疗没有效果的。
专业组专家推荐
霍钢教授
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郑履平教授
门诊时间:每周四下午
杨刚副教授
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垂体瘤专病(联合)门诊
王晓澍副教授
重医大附一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