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13日上午,习近平乘坐的专机离开北京,经停希腊,于当地时间14日下午抵达巴西。习近平此次的行程是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和古巴,并将与受访国家签署一系列贸易协定。
而据共同社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15日的记者会上宣布,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于7月25日至8月4日出访哥伦比亚、墨西哥、智利、巴西、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还将参加在特里尼达和多巴哥举办的加勒比海十四国首脑会议。
相似的时间安排还曾发生在年1月。1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宣布,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将于1月6日至11日出访埃塞俄比亚、吉布提、加纳和塞内加尔等非洲四国。安倍晋三随即宣布将于9日起程访问莫桑比克、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3个非洲国家以及中东国家阿曼。《河南商报》曾以《追着中国外长安倍跑到非洲撒钱》为题写道:“分析认为,日本正试图抗衡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
习近平出访拉美加速中拉经济互补性合作
按照预定的计划,习近平将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对巴西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在访巴期间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领导人会晤。80多项活动等着他。年访问古巴的时候,习近平曾与劳尔在哈瓦那老城区与游客一起合唱了《东方红》。
这次出访,各航段飞行时间总计超过58小时,全部飞行历程超过四万六千公里,相当于环绕地球一周还要多。
台湾《中国时报》分析称,中国将在拉美展开三大战略,分别是能源战略、粮食战略和金融战略。
能源方面,巴西深海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大部分虽然因为经济和技术原因尚未商业开发,但是提供了中巴在未来十年内巨大的合作机会;委内瑞拉于年获得中国40亿美元的开发贷款,年5月,国会更批准从中借贷80亿美元的协定,中国与委巴等国家的合作,在实现能源自足的同时,还能为中国大陆能源安全争取到“机动地缘空间”。
粮食方面,早在年,黑龙江农垦总局旗下的北大荒集团公司就向阿根廷黑河州政府提交了农业合作意向,承诺未来20年内投资15亿美元、开发30万公顷的耕地,生产大豆、玉米等农产品。根据统计,中国目前名列全球大豆进口榜首,预计年更将超越日本成为玉米进口第一大国。拉美在中国“粮食战略”地位的重要将日益增加。
金融方面,此次访问将为中拉贸易注入强心剂。随着中国企业在拉美的拓展,中国元素也逐渐进入了巴西民众的生活。在圣保罗的中餐馆里,直到晚上十点,仍然人声鼎沸,巴西服务员小伙用流利的中文报着“牛肉三角”“打卤面”等菜单,用筷子大快朵颐的巴西人比中国人还多。
中国与拉美在能源、粮食、基础建设等方面还有巨大的合作空间。在巴西的圣保罗天堂地铁站,月台上乘车的人寥寥无几。而在世界上排名前十的大堵车中,年5月9日圣保罗以公里的长度创造了世界最长的堵车记录。在这个有万人口的城市,地铁覆盖量只有多公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物流成本高,已经成为制约巴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次访问将推进中巴双方在基础建设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而在阿根廷,中国制造的地铁已经行驶一年多,深得当地人民好评。
习近平还将出席中国、拉美及加勒比共同体(CELAC)首次会晤,并发表主旨讲话,全面阐述中国的拉美政策。将成立中拉共同体论坛,并在适当的时机召开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
安倍竭力推“地球仪外交”拉美中亚东奔西走
日本外务省相关人士14日向共同社透露,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在7月25日-8月4日期间访问墨西哥、特里尼达和多巴哥、哥伦比亚、智利、巴西等多个中南美洲国家,还将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与加勒比共同体成员国举行首次首脑会议。
据悉,安倍还将在巴西进行演讲,阐述其在中南美洲国家的相关外交政策,稍后会参加日本?加勒比共同体首脑会谈,探讨多方经济合作问题。对于日本与哥伦比亚正在开展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谈判,安倍初步决定年内与哥方达成基本协议。安倍正就7月25日至8月4日出访中南美五国展开最终协调,打算在与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举行首脑会谈时确认上述方针。
日本政府将中南美地区视为“6亿人的发展市场”(首相官邸消息人士语)。由于哥伦比亚的经济增长十分显著,日本力图通过EPA扩大对哥出口。另外,日本还希望在年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选举中获得当地的支持。
日本与哥伦比亚的EPA谈判曾一度受该国总统选举影响陷入中断,但由于桑托斯在6月的选举中再次当选,日方认为加快推动相关磋商的时机已经成熟。日本已经同中南美国家中的墨西哥、秘鲁及智利签署了EPA。
据外务省介绍,安倍将是首位出访哥伦比亚的日本首相。该国人口在中南美国家中位列第三,约达万。日本向哥伦比亚的出口货物多为汽车、钢铁,而哥伦比亚对日出口则以咖啡、花卉为主。日哥两国政府从年12月开始进行EPA谈判,但在撤销或降低汽车、钢铁等工业产品的关税问题上始终未能达成协议。
除出席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举行的与加勒比共同体成员国的首次首脑会议外,安倍还计划在巴西圣保罗市就中南美政策问题发表相关演说。
此前有日本媒体称,在中国首脑加强外访同时,安倍也以前所未有的频度奔走于各国之间。作家落和新彦在《SAPIO》杂志撰文批判称,安倍打着对抗中国旗号四处奔走,但他花费国民税金进行的外交活动并没取得应有成果。
综合网络报道资料整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