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四月经不调应警惕垂

近几年,医院外科门诊发现了3例垂体催乳素腺瘤患者,均为我校在校女生,而且她们都是以月经不调或闭经首诊的,进一步检查才确诊的。我多年从事神经外科专业的过程中,也发现这样的患者大多都是几经辗转才找到正确的科室,查出病根所在。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进步及医生专业素养的提升,绝大部分患者已经能够在短时间内确诊(如这3个患者),但公众对这方面的知识还非常欠缺,因此我们今天就跟大家来说说,这“月经不调”是怎么和“垂体催乳素腺瘤”搭上关系的。

一、垂体是什么?

垂体,位于人体颅脑几乎最中心的部位(见图1),藏身于蝶鞍这个骨性结构中,为一卵圆形小体(大小约1×1.5×0.5厘米)。它向上通过垂体柄与下丘脑相连,共同组成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高级调节中枢,是身体内最复杂的内分泌腺。下丘脑通过下丘脑-垂体系统来调节它的功能。垂体所产生的激素不但与身体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有关,而且可影响全身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图1垂体的解剖结构

二、垂体和女性月经有什么关联呢?

下丘脑与垂体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系统,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性激素水平(见图2)。下丘脑通过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其中控制性腺发育和性激素的有两种,分别是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它们调节卵巢分泌的性激素——雌激素(E)和孕激素(P)发生周期性变化,从而产生卵巢的周期性排卵,并导致月经周期。

目前,从垂体中已经分离出8种蛋白质激素,其中一种就是催乳素(PRL)。PRL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乳腺发育,引起并维持泌乳,并参与调节生殖活动和性行为等。如果在垂体发生了以分泌催乳素为主的腺瘤,那就会影响女性的月经周期,从而引起月经不调。

三、什么是垂体催乳素腺瘤?

垂体腺瘤是脑垂体发生的一种良性肿瘤,病率约十万分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催乳素腺瘤就是垂体发生了分泌催乳素的腺瘤,它是最常见的功能性垂体腺瘤,约占成人垂体功能性腺瘤的40%-45%,20-50岁的女性多见,成人患者男女比例约1:10?

四、催乳素腺瘤有什么症状?

典型临床表现为闭经-泌乳-不育三联征。

1、性腺功能减退:青春期前起病的患者可表现为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即女孩原发性闭经,男孩无青春发育,睾丸容积小?育龄期女性多有月经不调,出现不同程度的月经稀少甚至闭经,影响排卵,引起不孕?

2、泌乳:由于肿瘤分泌催乳素,会使患者血中催乳素水平显著升高。女性高催乳素血症患者中30%-80%发生自发或触发泌乳,男性患者可有轻度乳腺发育,少数患者也可出现泌乳。

3、其他:肿瘤增大后可产生局部压迫症状及相关神经功能障碍。

五、如何发现催乳素腺瘤?

患者一旦有月经不调或医院就诊咨询,进行相关检查,抽血化验性激素(校医院可做)。如血清催乳素异常升高,结合颅脑鞍区MRI有助于垂体腺瘤的发现和诊断。

六、催乳素腺瘤如何治疗?

催乳素腺瘤是良性肿瘤,其治疗以药物为主,其次是手术和放射治疗。

1、药物治疗:多巴胺激动剂(DA)为首选治疗,目前主要有溴隐亭(BRC,首选)和卡麦角林(CAB),有效率达90%以上。对催乳素微腺瘤(直径≤10mm)的治疗,治疗的首要目的是保留性腺功能和生育功能。药物治疗能显著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即药物能有效地控制PRL水平,而且经过长期有效的DA治疗,微腺瘤经常缩小甚至消失,因此,这里也要强调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临床上,只有5%-10%的微腺瘤可能进展为大腺瘤。对大/巨大腺瘤治疗仍以DA治疗为主,当PRL水平保持正常至少两年,肿瘤体积缩小超过50%,才考虑DA逐步减量,减量或停药须听从专科医生意见。

2、手术治疗:垂体微腺瘤经药物治疗3-6个月无效或效果欠佳者;药物治疗反应较大不能耐受者或拒绝长期服用药物者;巨大垂体腺瘤伴有其他神经功能障碍者可以选择手术。绝大多数手术可以采用经鼻蝶窦入路(内镜或显微镜下),就是我们所说的微侵袭或微创手术,手术有效率60%-90%。

3、放疗:仅作为药物无效、不耐受,手术后残留、复发,或一些侵袭性、恶性催乳素腺瘤患者的选择?有外照射放疗(EBRT)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如伽玛刀。

总之,催乳素腺瘤经过积极治疗预后良好,所以确诊的患者不需谈“瘤”色变,只要认真配合医生,规律治疗,大部分会获得很好的疗效。现在,大家是不是都清楚了,为什么月经不调的患者应该警惕垂体催乳素腺瘤了吧!

参考文献:

1.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中国垂体催乳素腺瘤诊治共识(版).中华医学杂志,,94(31):-.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nengji.com/ctlzd/51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