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神经外科6B病区主任潘仁龙介绍,昏迷是由于大脑皮层遭到损害或皮下上行激活系统受阻,不能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导致的意识丧失,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
昏迷患者意识丧失,对外界的刺激无反应,常伴有运动、感觉和反射功能障碍,大小便失禁等表现。但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昏迷状态,还可产生多种并发症,有些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而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四种:
a、肺部感染:
昏迷患者往往由于意识障碍的影响,而未能及时进行排痰,或是因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入气管,以及气管切开术或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损害到气道等,而易引起肺部感染或相关肺炎。b、肌肉萎缩:
昏迷患者因为长期卧床,其肢体知觉、自主运动功能均会有不同程度的丧失,而且容易因血管运动神经障碍而出现肌肉的萎缩、肌肉的关节僵硬等情况。c、出现褥疮:
昏迷患者由于长时间处于某一被动体位,会使其皮肤受到压迫,导致血液循环不顺畅,加上汗液、尿液等排泄物的刺激等原因,容易造成昏迷患者皮肤出现褥疮。d、尿路感染:
昏迷患者因需要长时间留置尿管,多会产生尿潴留,易并发泌尿系感染及大小便失禁等情况。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昏迷状态,不仅会产生肺部感染、肌肉萎缩、褥疮及尿路感染等多种并发症,而且生命体征也会时常出现急剧变化,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可致命并使原发病加重,必须对其进行积极的救治和促醒治疗。
对于长期昏迷的患者,该如何对其进行促醒?对于长期昏迷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潘仁龙主任指出,因为昏迷是一种最严重的意识障碍,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是比较困难的,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置管,治疗护理成本巨大;同时又缺乏长期可接受诊治的医疗研究机构,治疗费用昂贵;且一旦错过有效治疗时间,由于长期昏迷状态带来的问题就会更多,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接诊意识障碍患者时,应尽快判断昏迷及昏迷的程度,实行边抢救、边观察、边诊断、边治疗,而且要在最佳治疗时间窗内,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才有意识恢复的可能。
“为了更好地对长期昏迷患者进行促醒治疗,目前我院主要以药物治疗和脊髓神经电刺激置入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为主。首先需完善患者各项检查,查明其昏迷的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同时使用脑干促醒的联合用药;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再应用‘脊髓神经电刺激置入术’对患者进行促醒治疗。此神经调控技术于年开始应用于临床,当时,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将其应用于脑缺血和昏迷等疾病的治疗”,潘主任这样解说道。
▲电刺激器顺利置入患者脊髓上方
脊髓神经电刺激置入术,是通过微创手术将电极置入脊髓上方,以脉冲电流刺激脊髓神经,增加脑血流、脑代谢,而且还能激活脑干网状上行系统,这样不仅能改善脑循环、缩小缺血灶,还能兴奋大脑皮层,促进患者神志清醒。该技术具有微创、可逆,并可依据患者病情需要进行治疗参数的调节,实现个体化定制,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全身循环水平等优势,对长期昏迷患者有很好的促醒作用。
适合进行脊髓神经电刺激置入术促醒手术的患者主要有:1、严重颅脑创伤后;2、大面积脑梗、脑出血后;3、缺血缺氧性脑病;4、一氧化碳中毒;5、其他原因导致的昏迷。对于脊髓电刺激置入术手术时机的选择,潘主任强调,必须在最佳治疗时间窗内进行促醒治疗,即患者在经过急性期抢救后,其体温正常,身体无炎症反应,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就要及时进行“脊髓神经电刺激置入术”治疗,拖延的时间越长对患者越不利。
脊髓神经电刺激置入术,让脑出血昏迷患者重燃新希望年1月18日,医院神经外科6B病区就收治了一位由于脑出血而导致的昏迷患者。患者张女士(化名)刚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仅为5分(E1分、V1分、M3分),其眼球对光反应迟钝,言语不配合,四肢肌力不配合,肌张力很高,肢体非常僵硬……
据患者丈夫回忆,去年12月14日,张女士在健身房做完运动后突发脑出血而昏迷不醒,之后被医院进行救治,并初步确诊为右侧额颞叶脑出血。因其脑出血量比较大,约为80毫升,于急诊先后进行了右颞脑内血肿清除术,颅内压监护探头置入术以及去骨瓣减压术,经过治疗,患者病情基本稳定,但仍处于昏迷状态,家人很是担心。现为求进一步治疗,患者慕名就诊于医院。
▲入院前,患者脑部感染严重入院后,潘仁龙主任对患者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查,并针对其之前脑出血的情况予以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促醒、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同时,还邀请康复科专家、高压氧科专家及中医科专家分别进行会诊,并给予相应辅助治疗,之后患者情况较前有所好转,GCS评分也从之前5分变为8分(E4分、V1分、M3分)。
为了对患者进行更好的促醒治疗,潘仁龙主任、吴治群博士专家团队对张女士入院一个月来的病情进行了会诊。大家一致认为,患者现在生命体征平稳,无发热,身体无炎症反应,且昏迷程度较浅,存在微小意识,可应用脊髓神经电刺激置入术对其进行促醒,改善其意识状态。
▲专注于患者手术的潘仁龙主任(中间)
在对患者进行严格的术前评估后,年2月19日,潘仁龙主任领衔的专家团队对其进行了“脊髓神经电刺激置入术”,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根据张女士的具体病情,对刺激参数进了调节,之后她意识情况较前明显改善,眼睛已经可以睁开,眼球可随人影和声音移动,四肢肌张力也逐渐恢复正常,僵硬的肢体也变得柔软,情感反应也更加丰富,随着脊髓神经电刺激的持续调节治疗,张女士的意识情况将会进一步得到恢复。
▲术后,患者意识情况较前明显改善看到正在恢复的妻子,其丈夫感慨道:“当初为了能够给妻子找医院,医院,选来选去,最终选定了蓝十字。之所以选定蓝十字,是因为医院,治疗和康复是一体的,更重要的是,蓝十字还拥有一批技术和素质都很高的医护团队,硬件设施也非常先进。现在看到妻子意识逐渐转好,说明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专家简介
潘仁龙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医院神经外科6B病区主任
●世界神经外科协会联盟(WFNS)会员
●中华医学会上海市神经外科创伤组成员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会长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复合伤病人抢救及后遗症处理有独特的救治经验,能熟练开展亚低温治疗及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工作。能够使用脑室镜治疗脑积水、高血压脑出血、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引流置管等微创手术。特别是对脑部疑难病例、脑肿瘤、脊髓病变、脑脓肿、脑梗塞、脑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管畸形,颅骨缺伤等多种疾病治疗。并利用血管内介入放射技术治疗脑血管畸形,动脉瘤,动静脉瘘等,同时对脑垂体瘤经蝶窦微创手术也具有深厚造诣。门诊时间:周三全天
作者:灵溪编辑:Blue
你可能还想看■“我和家人感激而泣”
一封迟到的感谢信......
■面对疫情岂曰无“医”与子同伐——记医院神经外科6B病区潘仁龙团队
■“抗疫情心连心”——医院党员带头踊跃捐款献爱心众志成城抗疫情
告诉别人你“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