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到肝癌有多远

什么是脂肪肝?

  脂肪肝(fattyliver)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发病率在不断升高,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一、脂肪肝有哪些类型?   按照病因划分,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除饮酒外,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所致的脂肪肝,是一种与肥胖、胰岛素抵抗、II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其他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的肝脏疾病。二、脂肪肝有哪些危害?   脂肪肝发展初期,肝功能指标常常表现为正常。随着病态的发展,肝功能指标表现为轻到中度的异常。随着疾病的进展,肝脏细胞在慢性炎症作用下反复坏死和再生,导致间质纤维增生。到了这个阶段就可能持续进展,导致发生不可逆的肝硬化,并可在此基础上发生肝癌。

  除了对肝脏造成危害以外,脂肪肝会诱发或加重糖尿病,还会增加对心血管的危害,诱发和加重高血压、冠心病,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解毒功能,影响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诱发胆囊疾病。

三、脂肪肝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由于肝脏的强大储备能力,脂肪肝初期起病隐匿,发展周期较长,待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较为严重了。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常因肝脏氨基转移酶升高或肝脏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   部分人可有乏力的症状,尤其是在下午出现倦怠、右上腹闷胀及肝区胀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严重的脂肪性肝炎患者可出现黄疸、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可有晚期肝病的相关表现,如持续的胆红素增高、肝腹水、蜘蛛痣、肝掌等。部分患者体格检查或可见肝肿大,但个体差异明显。四、脂肪肝有哪些相关的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测项目包括:1.全血细胞计数;2.肝功能生物化学指标;3.血脂全套;4.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5.血尿酸;6.超敏CRP;人体成分分析:人体成分分析可以检测人体的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内脏脂肪面积以及骨骼肌等数据,可根据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是否患有脂肪肝;超声检查:超声是最早应用于脂肪肝评估的影像学检查,也是目前最常用的脂肪肝筛查方法;肝瞬时弹力成像:瞬时弹性成像属于全新的定量检查方法,无创检测,可以评估脂肪肝的肝纤维化水平和肝脏脂肪变的严重程度;血清学肝纤四项:透明质酸(HA)、II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Ⅳ型胶原测定(C-Ⅳ)、层粘连蛋白(LN),在肝脏损伤和纤维化生成和发展过程中,会引起相关的血清学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变化;肝组织活检:目前诊断NAFLD的“金标准”依旧为肝活检组织检查,这有利于了解NAFLD的分级以及分期,有助于判断疾病的进展以及预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nengji.com/ctlyy/96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