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因为不孕、自然流产、月经失调、
医院看病时,
医生经常会给你开一项检查:
性激素六项。
你拿到这个检验报告单的时候,
常被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弄得云山雾罩。
关于性激素六项检查,
我们可能听的比较多、但是懂得少,
但是,
它却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
默默影响着我们的备孕。
那么性激素六项具体是什么?
对于临床医生的诊断有什么意义呢?
什么时候检查最为准确呢?
别着急,小美一一为您解答。
性激素六项有哪些项目
性激素六项(生殖激素六项)是女性生殖内分泌科的常规检查,通过测定性激素水平来了解女性内分泌功能,诊断与内分泌失调相关的疾病。
不同项目激素的意义
1促卵泡生成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
对于备孕妈妈而言:
判断卵巢功能衰竭。基础FSH﹥40IU/L、LH升高或﹥40IU/L,为高促性腺激素(Gn)闭经,即卵巢功能衰竭;如发生于40岁以前,称为卵巢早衰(POF)。
对于备孕爸爸而言:
判断是否存在少精、弱精、无精等情况,及原发性睾丸衰竭和精细管发育不全等。
判断是否存在性腺功能减退、睾丸衰竭和精细管发育不全等。
2泌乳素
对于备孕妈妈而言:
血PRL超过mU/L即为高泌乳素血症。
闭经、不孕、月经失调者无论有无泌乳均应该测PRL,除外高催乳素血症。
垂体瘤患者伴PRL异常增高时,应考虑垂体催乳激素瘤。
PRL水平升高还见于性早熟、原发甲状腺功能低下、卵巢早衰、黄体功能欠佳、某些药物如避孕药、大量雌激素等。
PRL降低见于垂体功能减退等。
对于备孕爸爸而言:
若同房时,阴茎不能勃起需要及时检测泌乳素。
3孕酮
对于备孕妈妈而言:
判断排卵,黄体中期(月经周期28日的女性为月经第21日)P16nmol/L(5ng/ml)提示排卵。若孕酮水平符合排卵,而无其他原因的不孕患者,需配合B超观察卵泡发育及排卵过程,除外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另外,血孕酮水平也可以用于观察促排卵药物的效果(多个黄体使孕酮水平升高)。
对于备孕爸爸而言:
结合其它性激素数值来判断是否存在先天性或者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生殖功能低下。
4雌二醇
对于备孕妈妈而言:
判断闭经原因。若E2水平符合正常周期变化,表明卵泡发育正常,可考虑为子宫性闭经。若E2水平偏低,则可因原发或继发性卵巢功能低下或受药物抑制,也可能为中枢性闭经、高催乳素血症等。
对于备孕爸爸而言:
用于了解是否存在男性女性化的情况,也用于评估睾丸生精功能是否正常。
5睾酮
对于备孕妈妈而言:
有助于评估多囊卵巢征合征的疗效。为了评估疗效,在用药后的过程中医生会叮嘱什么时候抽血复查;
对于备孕爸爸而言:
有助于了解睾丸功能是否正常;
不同检查项目之间的比值或不同检查项目之间结合在一起解读分析,会提示存在不同的异常问题或者是有可能出现于哪个环节的问题。所以性激素六项的数值很多时候单一看是没有意义的,要互相结合一起判断自己的内分泌情况。
性激素六项监测时间
检查可根据时间分为卵泡期检测、排卵期检测以及黄体期检测。这三期在检测中出现的性激素水平升降各有不同的含义。
01
卵泡期检测:
卵泡期检测是在月经周期的第2~3天内测定血清中的性激素,目的是为了了解卵巢的「基础状态」。而检测的内容是全部的六项,不可缺少。E2应小于50ng/ml,如高于此值,提示卵巢储备不良,往往会伴有月经提前,提前5-7天;FSH高于10mIU/ml,同样提示卵巢储备不良。
02
排卵期检测:
排卵期检测:是在月经周期的第16~17天测定性激素,主要测定LH、E2、P才有意义。目的是看有无排卵前LH峰值及判断是否接近或已排卵,与B超下卵泡监测结合,指导治疗(是否需要注射HCG促排卵,何时注射最合适)。
03
黄体期检测:
黄体期检测:在月经周期的第21~22天,测定E2与P,以了解黄体功能,一般于排卵后的6~7天测定较为准确。
小美提醒
■查基础性激素前至少一个月不能用性激素类药物,包括黄体酮、雌激素类及避孕药类,否则结果不靠谱,当然治疗后需要复查性激素者除外。
■建议月经见血第3-5天,早晨9:00-9:30空腹抽血,静坐10分钟后抽血,最为准确。但临床门诊往往受诸多因素干扰,随到随查,发现异常可以下次按要求复查。
性激素六项,看似很简单的一个检查,但实际上能够反应很多身体状况。由于试剂、测定方法、数据计算、单位等不同,所以实验室得出的结果也不相同,需要专业医生结合临床对该结果进行诊断。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在线咨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