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郑州隆重举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抗议精神,在褒扬先进、致敬英雄中持续营造竞相出彩的生动局面,在回望大战、回顾大考中不断凝聚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会上,医院荣获“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呼吸科主任张铧、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杰仁、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雷静荣获“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一心赴救逆行路风雨无阻勇担当
——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
时值己亥、庚子之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有这样一支身披白衣战袍的团队,他们生而平凡,却因爱而伟大!
他们拥有共同的名字:淮医人、逆行者!
他们发出共同的誓言:听党召唤、服从指挥!
他们坚守共同的信念:一心赴救、不胜不还!
他们不负共同的期待:山河无恙、春暖花开!
闻令而动一切听从党召唤
1月22日,医院会议室里的气氛不同寻常的凝重,医院党总支组织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动员会正在这里紧张进行。
“疫情形势不容小觑,全院上下要引起高度重视,战斗就要打响!”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杜云华的话语果敢而有力。这是一个有着17年前非典战斗经验的医者一叶知秋的敏锐判断。
“全体党员干部要坚决响应党的号召,身先士卒、冲锋在一线、奉献在一线!”这是一名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对自己不折不扣的要求,也是对全体党员掷地有声的号召。
“切实做到思想到位、人员到位、物资到位、培训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一位有着多医院掌门人审时度势的战疫决策。
听党召唤,使命担当!
一封《一心赴救战疫情众志成城赢胜利——医院关于坚决打赢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倡议书》由医院党总支向全院干部职工发出,闻令而动,全院上下积极响应,一幅幅令人感动的鲜活画面跃然而出:
“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杜云华带领总支委员冯焕禄、张建、任行功和6名支部书记来到“一心赴救,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誓言墙前,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我是共产党员,我报名!”80余名党员干部在鲜红的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言,发出了“坚决听从党召唤,不获全胜誓不还”的庄严承诺。
“我是一名医生、我是一名护士,祖国需要我们、人民需要我们,我们要战斗在第一线!”“我是90后,17年前我是被保护的孩子,现在,我要去保护世界!请党和人民考验我!”“退休不褪色,我向党组织申请,奔赴救治第一线!”份摁着红色指印、写着红色誓言的请战书,如同火红战旗,辉映初心。
“我是十七年前参加非典战斗时火线入党的共产党员,又是呼吸内科主任,我申请首批进驻隔离病房,打好医疗救治第一战!”张铧副主任医师主动请战、誓言铮铮。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中共党员、放射科主任罗强,感染科护士长雷静,内科医生丁庆辉、李皓、孙宏伟,护士陈玲、吴盼盼、黄俊、王俊华、宋超楠等,第一时间主动请缨,组建成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第一分队。紧接着,第二、第三、第四分队.....随时听从号令,奔赴抗疫前线。
“支部在前线,党员冲在前!”医院成立抗疫一线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95名党员奋战在疫情防控岗位,58名一线人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6名入党积极分子火线入党,他们挺身而出,英勇奋斗,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让红色信念映亮逆行路。
尽锐出战冲在防控最前沿
“刚接诊的1例发热病人,肺部CT影像呈现多发片状磨玻璃影,有武汉旅居史。”
1月26日夜,一份发热门诊上传的病例报告让院长杜云华敏感的神经一下紧绷起来,立即组织专家组会诊、上报疑似病例、启动应急预案、启用隔离病区,医疗救治第一分队立即就位,医疗救治战场就此打响!
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务必尽锐出战。医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应运而生,医院领军人物和多学科精英组成的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主力军,在院长杜云华、副院长冯焕禄的带领下,召开医疗救治专题会议12次,组织专家会诊16次,制定防控方案、组织学习培训、精准研判病情、指导诊疗措施,各项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有序进行。他们常常通宵达旦,经常连“轴”转,一张张义无反顾的面孔令人动容。
“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是医疗救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医院锁定“两提两降”目标精准发力,将全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均进行CT检查,CT检查高度吻合者一律进行留观治疗。
充分调动重症医学科、呼吸科、急诊科、中医科、影像科等学科骨干力量组成多学科专家团队,施行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心理疏导、人文关怀为一体的综合治疗措施,全力做好救治工作。
专设病区感控监督岗,持续加强学习培训,全力保障个人防护到位。救治关口前移,做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在院治疗确诊病人均治愈出院,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收治病人零死亡。
厉兵秣马,粮草先行!防护用品药品告急,医院多方筹集筹备,一直紧而未缺,保障救治一线使用。隔离留观床位紧张,利用7天时间,因地制宜改建备用病区增加救治床位张。
医疗设备配置不足,移动方舱CT、负压救护车、呼吸机、监护设备陆续到位。为做好水电供应、设备维修、医护人员休整、医疗垃圾处理等工作,医院职能部门每天24小时用心坚守,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解除后顾之忧。
“全力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在医疗救治中,医务人员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消除他们顾虑,帮助他们所需,关心他们生活,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患者王某在出院时录下抖音,留下鼓励病友和感激的话:“感谢县委政府!医院和医护人员!我们要树立信心,大家一定能战胜病魔!”
初心永恒越是艰险越向前
“我们的决心是:一心赴救、不论生死!”在年1月24日(农历大年30)上午,县委书记曾辉莅临医院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时,急诊医学科护士长吴晓燕这样表达决心。
曾经,年的非典,考验过淮医人无畏、果敢和坚毅!今天,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新时代的淮医人更加有信心和力量!每个人都做最好的自己,成就“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无不胜”的团队,这是对“一心赴救,追求卓越”淮医精神的最好诠释。
逆行路上,防控前哨的巾帼团队、隔离病区的尖兵团队、英勇善战的急诊团队,聚,他们是一团燃烧的火焰!执子之手的伉俪战友、向上向善的好青年、临危受命的转运兵,散,他们是夜空闪亮的星星!
“我在危重症救治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这个特殊时期,必须勇敢向前,冲在一线,绝不掉队。”这是ICU医院党总支派遣电话,参加信阳危重症病例救治团队时斩钉截铁的话语。周医生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在赴信阳参加危重症救治中,他与团队一起完成ECOM治疗脱机2人,治愈重症1人,病区患者均明显改善,无死亡病例,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一直从事感染性疾病科工作的孙宏伟医生,手持着刚刚确诊的“脑垂体瘤”诊断书,毅然向党组织请战,成为第一批救治队伍的一员。在隔离病区救治期间,他主动申请护送一名重症患者转院,并和队友们并肩战斗,顺利完成了第一救治团队的工作任务。
年逾五旬、不顾有病初愈的护理部主任王金娥,医院隔离病区,严格防控制度,细化“三区”管理,加强感控管理和人员防护工作。虽是老骥伏枥,依然老当益壮、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为每一位工作人员把好进入隔离区的“防护关”!
在第四救治分队的出征仪式上,两个90后一起比心表达祝福,准新娘任琼是一名护士,准新郎是一名外科医生,两人计划二月十四日的婚期因参加救治工作推迟,他们义无反顾地请战出征,疫情见证,山河盟誓,两心相约,平安归来!
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朵浪花都很渺小,但这些浪花汇聚起的力量激越着奔腾向前,因为他们有着对初心的笃定和坚守,有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护佑!
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他们当中有“父子兵”,有“夫妻档”,还有全家齐上阵,展现着舍生忘死的担当;他们是战斗员、消杀员、值勤员、运送员,这些“最美逆行者”是真正的英雄,在抗击疫情的危难时刻,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筑起一道钢铁长城!
春暖花开不获全胜誓不还
疫情突袭,没有人不害怕、不恐惧,也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只是一个有爱的社会,有爱的团队,给了英雄逆行的力量和勇气!
省委组织部部长孔昌生、省委宣传部部长江凌、市长尚朝阳、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杨蕾,先后莅临医院调研指导,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与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视频连线,高度赞扬大家夜以继日、连续奋战的崇高精神,叮嘱他们在全力做好救治的同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保重身体。
县委书记曾辉、县长梁超多次深入救治一线,关心、慰问一线工作人员及其家属,了解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解除后顾之忧。市总工会、红十字会、本土企业商户、海外华侨等各界爱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为抗击疫情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在淮医大家庭里,有人奔赴前线,有人坚守岗位,有人捐资助力,有人鼓劲加油,有人在后方默默守望,每个人都不是孤军奋战,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隔离病毒隔离不了爱,院领导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