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和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自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对卫生健康委委托进口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艾滋病的话题一时间引发网友热议。自年起,《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艾滋病修订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传染病,有关HIV职业暴露的问题的确值得医务工作者重视。
在丁香园论坛中也不乏相关问题的帖子,疑似HIV职业暴露者往往处于极度的紧张与忧虑中,安全着陆后回顾也觉得惊心动魄。今天,用药君就来谈一谈如何进行HIV暴露处理与预防阻断。
一、HIV暴露处理与预防阻断
1传染源
目前确定有传染性的暴露源有:血液、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关节液、胸水、腹水、心包积液、羊水。
而粪便、鼻分泌物、唾液、痰液、汗液、泪液、尿液及呕吐物通常认为不具有传染性。
2风险评估
发生职业暴露的途径包括暴露源损伤皮肤(刺伤或割伤等)和暴露源沾染不完整皮肤或黏膜,如暴露源为HIV感染者的血液,那么经皮肤损伤暴露感染HIV的危险性为0.3%,经黏膜暴露为0.09%。经不完整皮肤暴露的危险度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比黏膜暴露低。
高危险度暴露因素包括:暴露量大、污染器械直接刺破血管、组织损伤深。
3发生HIV职业暴露,第一时间要做什么?
存在污染时: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清洗被污染局部;
污染眼部等黏膜时:应用大量等渗氯化钠溶液反复对黏膜进行冲洗;
存在伤口时:应轻柔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处,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用75%的酒精或0.5%碘伏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包扎处理。
职业暴露已经发生,向医院感染管理科(院感)通报,抽血检测,一旦发现有感染HIV的可能性,医院向防疫站申请阻断剂。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如果在工作中产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可以免费用药。各地的HIV职业暴露处置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并向社会公布名单和相关服务信息。如果不在院内或者手续过于繁杂,可以通过拨打卫生热线,获取检测与药物支持(建议还需告知院感)。
4如何检测?
不得不提,受试者是否处于HIV病毒感染窗口期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窗口期是指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到血液中产生足够量、能检测出HIV抗体的这段时间,持续时间为感染后3周左右。因为窗口期人体还没有形成抗体,此时进行抗体检测可能是阳性也可能是阴性。因此,发生HIV职业暴露后应立即、4周、8周、12周和6个月后检测HIV抗体。
HIV检测流程图HIV抗体检测包括筛查试验和补充试验。简单来说,就是首先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或免疫荧光试验等多种方法进行初筛,排查出可疑结果,使用原有试剂双份(快速试验)/双孔(化学发光试验或ELISA)或两种试剂进行重复检测,重复检测结果中一旦一个检测有异常,就要进行补充试验,通过HIV核酸检测进一步确认。
不过对于窗口期患者来说,因为体内还没有形成足够量的抗体,即使初筛的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也需要进一步进行核酸检测。
5阻断剂要怎么用?
阻断剂的使用组合一般如下:
注:TDF为替诺福韦;FTC为恩曲他滨;INSTIs为整合酶抑制剂;PIs为蛋白酶抑制剂;AZT为齐多夫定;3TC为拉米夫定;LPV/r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DRV/r为达芦那韦/利托那韦。
职业暴露后服用阻断药越快越好!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在2h内)进行预防性用药,最好不超过24h,但即使超过24h也建议服药,用药疗程为连续服用28d。
6随访检测要跟上
发生HIV职业暴露后,无论是否服药,暴露者都要配合当地职业暴露处置机构进行随访检测。分别在暴露24小时内及之后的第4、8、12周和第6个月抽血检测。对于暴露者存在基础疾患或免疫功能低下,产生抗体延迟等特殊情况的,随访期可延长至1年。如果到第6个月或1年仍为HIV抗体阴性,可以排除HIV职业暴露感染。
总结
据统计,我国每年报告HIV职业暴露事件约例,但还没有发生过暴露者感染HIV的情况。只要积极预防,并在发生暴露后及时报告、规范处置,就可以有效控制职业暴露后感染HIV。
延伸问题
你知道HIV暴露前预防吗?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答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