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middot肝胆病腹胀厌食,

肝胆湿热指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的病证。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所致。

症见胁肋胀痛灼热,腹胀厌食,口苦泛恶,小便短赤或黄,大便不调,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治宜清利肝胆湿热。

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共同点

1、病因相同: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所致。

2、都有纳呆,呕恶,腹胀等脾胃症状。望舌苔均为舌红苔黄腻湿热之象。

3、二者可有黄疸的症状。黄疸是由湿热熏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所致。二证如出现黄疸,皆为阳黄。

二者的不同可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1、湿热偏重不同。

虽然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之病因均为湿热,但湿热偏重不同。脾胃湿热湿重于热,湿的表现如肢体困重,纳呆,腹胀,大便溏泻表现明显。热的表现相对较轻。

肝胆湿热热重于湿。热的表现如身热,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的表现明显,而湿的表现相对较轻。

2、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都有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如腹胀,纳呆,呕恶。

肝胆湿热产生上述症状是因为肝气横逆犯胃。脾胃受病,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呆,呕恶。故脾胃症状相对较轻。

而脾胃湿热是因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致腹胀,纳呆,呕恶。故脾胃症状相对明显。肝胆湿热多兼有脾胃症状。而脾胃湿热则不兼胁痛,口苦等肝胆症状。

3、肝胆湿热因湿热郁结肝胆,疏泄失职,肝气郁滞,不通则痛,故胁肋部胀痛不适,而脾胃湿热为脘闷腹痛症状,无胁肋胀痛的症状。

且肝胆湿热有湿热下注的症状,如阴囊湿疹,潮湿,睾丸肿胀,坠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症状。脾胃湿热则无这些湿热下注的症状。

4、从治疗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疗程来看,脾胃湿热的疗程较长,愈后较少复发。肝胆湿热虽疗程较短,但屡有发作。因脾胃湿热湿大于热,湿邪致病的特点是病程较长,故缠绵难愈。

名医推荐

桑树贤,副主任医师出身于中医世家,从事临床工作50余年。医院中医科主任,曾任吉林省首届中医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春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曾获得长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临床擅长治疗:急慢性肝炎,甲、乙、丙肝,肝硬化、肝腹水、肝囊肿、脾胃病、肾结石,甲状腺结节、妇科痛经、子宫肌瘤、月经不调、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肺炎、尿路感染、肾炎、不全梗阻、失眠、汗出、心脑血管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痛风等疾病。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30

?医院

?省、市、城乡医院

?省内医院

?长春中医药大学联影医学诊断中心实践基地

?长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医院

医院(原医院)始建于年,医院位于建设街号,建筑面积平方米,设有门诊部、住院部,开放床位张,配备诊疗设备有超导核磁共振仪、DR机、迈瑞BC-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日立阿洛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全套脑病康复治疗仪等。医院设有制剂室,目前已有38个制剂品种取得了批准文号,剂型涵盖胶囊剂、酒剂、膏药、散剂、水丸、膏剂、搽剂、合剂。

医院设有风湿骨病诊疗中心、痛风病诊疗中心、脾胃病诊疗中心,皮肤病诊疗中心(医院皮肤科姜显肃团队)、脑病康复中心、中医慢病调理康复中心、疑难杂病诊疗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及口腔门诊等。风湿科、康复科、脾胃病科为省、市“十三五”医学重点专科。

医院坚持“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特色突出、优质服务”为宗旨,“博古纳今,守正创新”为院训,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gnengji.com/ctljc/6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