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垂体是身体内最复杂的内分泌腺,所产生的激素不但与身体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有关,且可影响内分泌腺的活动。脑肿瘤是很多朋友谈之色变的神经系统疾病。那么当脑垂体长了肿瘤以后,该怎么治疗呢?
脑垂体长了肿瘤在临床上称为“垂体瘤”是源于垂体前叶和后叶以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的肿瘤。
脑垂体瘤属于良性腺瘤,是最常见(发病率居第二)的脑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10%。
临床上,垂体瘤主要危害在于患者多出现内分泌异常,表现出内分泌功能异常(性欲减退、泌乳、闭经、不孕不育等)及颅内占位症状(视力、视野障碍,头痛呕吐,瘤卒中等)。脑肿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绝大多数时候医生建议患者在明确确实存在肿瘤以后及时手术切除肿瘤,缓解患者的症状和远期危害。但是,垂体瘤的治疗却不是这样。
从治疗效果来说,手术虽然可以快速解除压迫,缓解颅高压,并且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等的发展,在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的同时可以做到保护正常垂体,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垂体瘤患者都主张发现后尽快手术治疗。
临床上,根据患者病情可以将垂体瘤分为泌乳素型垂体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及无功能垂体腺瘤。泌乳素型垂体瘤可以根据病情通过药物治疗。
泌乳素型垂体瘤由垂体泌乳素细胞瘤分泌过量泌乳素引起,临床上对于此类垂体瘤患者的治疗首选药物,并且手术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75%左右可以降低泌乳素,甚至缩小肿瘤体积)。
生长激素型垂体瘤主要是由于生长激素过多导致患者出现指端肥大等症状,生长激素型垂体瘤的治疗虽然首选手术,但是对于不能耐受手术和术后复发的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通过药物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也是垂体瘤患者的治疗选择。当然,无论是哪种治疗方式,前提都是患者医院就诊,由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而不能一概而论。
tangdunaowu∣唐都神外五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