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射频技术与临床运用

疼痛射频术(radiofrequency,RF)射频技术被认为是引领疼痛治疗领域的新技术、新手段,包括连续射频和脉冲射频。连续射频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高频电流作产生热量,调节射频输出功率的大小,可使局部达到所需温度,在组织内形成一定范围的蛋白凝固灶,影响痛觉信号的传导,治疗后能消除或减轻疼痛而保持本体感觉、触觉和运动功能。此即为传统射频热凝损毁,简称“射频”。

射频仪工作原理:射频仪持续发出高频率的射电电流,射频电流在中性电极和工作电极之间产生一个高频率交替变化的电场,由于电极工作端电力线高度集中、密度大,交替变化的电场使水分随之产生高频振荡而摩擦生热,从而使该部分组织温度升高;让细胞在不同的温度值产生热凝调节、失去生物活性、体积收缩或发生灭活致痛因子、炎症因子和消除水肿等的不同改变。能缓解疼痛并能维持较长时间,但与其它神经破坏方法不一样的是,射频安全且可控性强,可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完成,恢复迅速。射频热凝因为定位精确,故又有人称之射频热凝靶点技术。因高温效应由电流连续式产生,故亦称为连续射频;另一种射频技术为脉冲射频,其电流脉冲式产生,在神经组织附近形成高电压,但温度低(电极尖端温度不超过42℃),无高温神经破坏之虞。

疼痛射频治疗:射频仪一般配置有监控功能如自检、神经刺激、电流、电压、功率、温度、阻抗、毁损模式甚至加热曲线图等。射频治疗仪通过磁场精确输出超高频率射频电流,射频电流在工作电极尖端产生变化磁场,使磁场覆盖的靶点组织内分子运动运动、摩擦生热使突出部位的髓核变性、凝固、收缩、减小体积,医生通过调节发出电流量的大小与持续时间的长短以控制针尖加热的温度、时间,起到控制毁损面积大小的作用从而解除对神经的压迫,神经通过选择毁损痛觉神经纤维传导支,阻断疼痛信号向上位神经传导,破坏疼痛传导通路,使之无法传入大脑,不能产生疼痛感觉和体验,从而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对口服用药或其他侵入性治疗效差的神经性疼痛病人,运用PRF治疗常可获得缓解是永久性神经阻滞的一种,利用可控温度作用于神经节、神经干、神经根、椎间盘等部位,对神经传导功能进行调节或使其蛋白质凝固,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

作用机制:阻断疼痛传导;激活抑制性神经传递,减少疼痛接收;电极尖端的电磁场作用;神经出现某些改变而止痛。管理人体痛觉传导的神经纤维,属无髓鞘细纤维(Aδ、C),直径较细(2~4μm),通常在70℃~75℃时即发生变性;而管理运动及触觉传导的神经纤维,属有髓鞘粗纤维(Aβ)直径较粗(8~14μm),能耐受更高的温度。射频热凝技术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种不同神经纤维对温度耐受的差异性,选择性地阻断传导痛觉的Aδ、C纤维而达到既缓解疼痛又保留局部触觉的目的。

应用方向:依据射频仪工作时产生产热不同,产生相应的不同治疗原理及其对应的适应症:从中枢神经、外周神经、椎间盘髓核与盘原性疼痛、自主神经、神经末梢、软组织六大适应症阐述,其中外周神经疼痛和椎间盘髓核与原盘性疼痛的治疗是临床的主要应用方向。

中枢神经系统:配合细胞刀手术定位系统在中枢神经核团利用射频仪进行热凝变性治疗;或配合影像以及电生理测试定位在脊髓病变区域进行射频热凝治疗。适应症如:帕金森氏病、舞蹈病、扭转痉挛、戒毒、颅内肿瘤、与腺体相关的顽固性癌症疼痛、幻肢痛等。

外周神经系统:由于有髓鞘保护的运动神经纤维、触觉纤维等直径较粗,对热的耐受力强;无髓鞘保护或薄髓鞘的痛觉传导纤维Aδ、Cd、Cv纤维直径较细,对热的耐受力差;在70~75℃温度下,1~2分钟,Aδ、Cd、Cv痛觉纤维就被热凝变性;而其他有髓鞘保护的运动神经纤维、触觉纤维等则需更高的温度和热凝更长的时间才能被毁损。射频热凝可以选择性的变性痛觉纤维传导支,阻断了疼痛信号向上位神经的传导,破坏了疼痛传导通路,从而达到医治疼痛的目的。通过热凝治疗相应神经节、神经丛及靶神经;适应症如:外周神经支配区域疼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痛、脊神经后支区域疼痛、强脊炎引起的疼痛、癌症疼痛、慢性、顽固性、疑难性疼痛等。

椎间盘髓核与盘原性疼痛:利用86℃~94℃的热凝温度使突出部位的髓核产生明显的物理体积收缩,病变部位的髓核回缩位移后,髓核与受压神根的相对位置关系马上改变、压力传导即时消失,神经根受压力引起的各类症状得以马上改善;热凝效应还有利于炎症因子、致痛因子、窦锥神经痛觉感受器的灭活和水肿的消除。适应症如:椎间盘膨出、突出、轻度脱垂、椎间盘盘源性疼痛等。

自主神经系统:利用热凝调节、变性或生物电刺激治疗,调节交感、副交感神经纤维;适应症:自主神经系统异常类的疼痛、多汗症、失眠、雷诺氏病、丛集性头痛等。

神经末稍:利用阻断末梢传导或变性痛觉感受器,适应症:扳机点、痛点、肌肉劳损点。

软组织疼痛:利用灭活致痛因子、消除炎症、增加血运、松解肌肉痉挛的原理,适应症:人体各部分软组织、筋膜疼痛和肌肉类的疼痛等。

操作方法:借助神经射频治疗仪的电刺激功能及阻抗监测系统在CT或C臂X光机等影像设备引导下,将一根直径0.71mm特制射频穿刺针准确的穿刺到椎间盘突出部位的靶点位置,再将直径0.4mm射频电极针放入穿刺针内进行一系列安全测试,确认安全后,通过调节射频输出功率的大小、设置作用温度,精确控制损伤灶的范围进行热凝治疗。高频率的射频能量输出促使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细胞内分子运动摩擦生热,致使突出部分的椎间盘组织变性、凝固、收缩、减少体积,压迫神经即突出椎间盘组织体积回缩与神经根产生明显的位移分离,从而解除对神经的压迫,同时温热效应对损伤的纤维环、水肿的神经根、椎管内的炎症反应都将达到良好的治疗作用,不伤及正常的椎间盘组织和周围神经。整个治疗过程病人无明显不适感,手术过程仅需十分钟左右,病人的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此疗法不开刀,无痛苦,无副作用,住院三天,不易复发,疗效确切。

射频治疗的优点有:①在影像学和神经电生理监测下精确进行神经定位,效果确切。②毁损的范围和程度可精确选择和控制,危险小,并发症率很低。③创伤小,可经皮穿刺操作,甚至可用于门诊病人,治疗后恢复比一般手术治疗快,需要再次射频时不会增加操作的难度。④可在静脉麻醉和镇静下进行治疗操作,痛苦小。⑤射频治疗疼痛缓解时间长,疼痛复发时可重复射频治疗。

射频镇痛治疗已成为治疗慢性疼痛的有力工具疼痛科必备治疗设备,适应证主要有:①三叉神经各周围分支毁损或半月神经节毁损,或可行脉冲调节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头面疼痛。②颈、胸、腰椎小关节神经毁损、脊神经后支毁损或脉冲调节射频,治疗顽固性枕、颈、肩、背、腰腿痛。③奇神经节、腰、胸、颈交感神经节毁损,治疗头、臂、手、胸腹壁、会阴或下肢搏动性血管疼痛、紫绀性缺血疼痛、烧灼样交感疼痛。④颈椎、胸椎、腰椎、骶椎脊神经背根节毁损或脉冲射频调节治疗头、枕、颈、手、胸、下肢顽固性疼痛或癌性疼痛。⑤颞神经、枕神经、肋间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指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胫腓神经和坐骨神经等等外周神经射频毁损治疗各神经支配区的疼痛。⑥蝶腭神经节射频毁损治疗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和过敏性鼻炎。⑦椎间盘射频治疗盘源性腰痛、颈肩痛、颈性头痛、颈性头晕和交感紊乱症状、手臂痛和腰腿痛,以及部分背部手术后失败综合征。⑧肿瘤射频热凝治疗肿瘤浸润性或压迫性疼痛。⑨肌筋膜挛缩射频热凝松解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或神经卡压性疼痛,包括枕、颈、臂、肩、背、胸、腹、腰、骶、腿和足部疼痛。⑩其它如脑垂体毁损、脑内核团毁损、脊髓传导束毁损等治疗顽固性恶性疼痛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nengji.com/ctljb/8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