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曾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疼痛一旦发作,病人不能做洗脸、刷牙、说话、吃饭等简单动作,非常影响正常生活。
过去,患有神经痛患者大部医院就诊。于是,医院人满为患,“一号难求”的现象,而且对术后家属陪护也多有不便,不少人感慨:“看病难”啊!
现在不要担心了,我院医院合作,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来泰兴手术,把高水平医疗送到群众家门口,今后神经痛患者再也不医院了。
11月25日,从上午8点到下午6点,来自医院的专家接连为来自高港、泰州、泰兴等地区的4位患者指导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也免除了群众往返上海的不便与麻烦,真正把“福利”送到群众家门口。
据了解,三叉神经痛疼起来非常剧烈,而且一些小动作就能诱发疼痛发作,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
神经外科主任马建华介绍,正常情况下,三叉神经根周围就有血管,且二者距离很近。到了中老年后,血管开始越来越硬,加上大脑慢慢萎缩,导致血管和神经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就更容易形成压迫。这也是三叉神经痛在中老年高发的原因。除了年龄因素,基础疾病对发病也有影响。患某些疾病的人更容易得三叉神经痛,比如高血脂、高血压等。原理就是这些疾病可以在年龄的基础上,进一步导致脑血管硬化,从而增加了患三叉神经痛的几率。
当天手术的第一位患者梁某今年70岁,来自高港区,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她也是首位享受我院医院合作“福利”的患者。
“微血管减压术就是通过手术将压迫神经根的血管与三叉神经根之间用特殊的垫棉隔开,从而达到消除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的目的。该手术创伤较小,既缓解了面部的疼痛,又完整地保留了神经的功能,仅在耳后开一个几厘米的切口即可完成手术。”参与手术的神经外科副主任季海明解释道。
当然,这个手术也有其难度。由于三叉神经痛的成因较为复杂,常见为多血管压迫或动静脉混合压迫,血管走向复杂多变,手术中极易损伤血管、神经及脑干,因此需要手术医生具备足够的经验和技术。
“首先要定位准确,及时根据患者病情找准手术部位,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创伤;其次,要凭‘火眼金睛’在众多血管中找出‘肇事者’,并在显微镜下精确放置隔离垫棉;最后,要确认隔离效果,并实施关颅缝合等操作。”季海明列举出手术的技术难点。
当天,在院外专家的指导下,我院神经外科医疗团队借助显微镜和神经内镜,成功为梁某实施了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解除了长期困扰她的病痛。随后,他们又接连为其他三位患者实施了该手术,医院的合作“福利”带到泰州地区的患者身边。
“其实三叉神经痛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治愈,一些患者担心开刀有危险,对手术有恐惧,只要找准方法,治疗起来并不复杂。”马建华介绍,目前我院医生已具备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再加上有院外专家的现场“坐镇”,患者及家属大可高枕无忧。
“借船出海”“柔性用才”……,成了我院医院造福本地患者的生动注脚。近年来,医院积极与上海、南医院密切合作,在人才、技术、科研等方面寻求支持与帮助,以进一步提高全院临床医疗水平,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全国知名专家的高水平医疗服务。
友情提醒由于三叉神经痛的痛点多发生于上牙龈,很多病人起初认为是牙齿坏了,拔了几颗牙齿后,疼痛没有缓解,才知道治疗不对症。人医君提醒广大市民,出现以下症状请及时就诊:
1.典型的面部疼痛:短暂的阵发、剧烈疼痛,时间持续数秒至几分钟,缓解期如常人;
2.疼痛常有触发点:口角,牙齿等;
3.情绪激动,饮水,刷牙、洗脸诱发疼痛者。
科室简介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建立于年,开放床位61张,分设在外科综合大楼19病区及18病区。其中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床位12张。现有医生11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博士1名,硕士研究生3名,组成一支高素质的人才梯队。
平均每年收治病人多人次,各种手术多台次,其中抢救重危病人多人次,抢救成功率在本地区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已成为目前泰州地区规模较大、技术力量较强并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专科之一。现为泰州市重点专科。
近年来,该科积极研究开展和引进各项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医院规定的技术项目和部分重点学科的技术项目。科室对各种常见神经外科疾病,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常规开展颅内各种肿瘤切除术、脑动脉瘤夹闭术、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及软通道血肿定向引流术、脑血管畸形切除术、脊髓肿瘤切除以及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等显微外科手术。尤其近年在泰州地区率先开展了单鼻孔入路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巨大嗅沟脑膜瘤、天幕区脑膜瘤及颅底肿瘤等高难度手术,并成功开展了脑血管介入手术,如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颅内海绵窦瘘球囊介入栓塞术,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术。
党 办:张 伦
编 辑:蔡 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