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院做心脏手术却发现病因在脑,瑞金医院

白癜风是什么样的 http://m.39.net/pf/a_4530121.html

袁先生去年10月份干农活后突然感觉到胸闷,此后经常发作,在医院检查,发现心脏二尖瓣前后叶对合错位,中重度关闭不全,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如不尽快接受手术,可能会导致心衰,危及生命。

袁先生坐了7个多小时的车,医院心脏外科就诊。住院后,接诊的住院医师凌云在查房时发现袁先生的额头、眼角、下颌突出,且面部骨骼棱角分明,脸部特征有点奇怪,手指脚趾圆胖粗壮,就有点怀疑是生长激素过多,他立刻联系了内分泌科、神经外科医生进行会诊。经过相关的内分泌及影像学的检查后,印证了医生的想法,原来袁先生除了心脏,在脑部还有一颗“定时炸弹”——垂体瘤。

原来,袁先生疾病的始作俑者是体内的垂体瘤(亚型为生长激素细胞腺瘤),二十多年来,他感觉到自己的手脚越来越粗大,长相也越来越“丑”,还常常感到有头疼、乏力等不适症状,却被自己一次次有意无意地给忽略了。

垂体瘤在体内多年的肆意生长导致了患者体内的激素紊乱,改变了其面部的特征,和肢端肥大症,同样是因为激素的关系导致袁先生的心脏像吹气球一样增大,最终使得二尖瓣前后叶对合错位。

病因找到了,又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摆在医生和患者面前:到底先做脑瘤手术还是先做心脏手术?

如果先做脑部垂体瘤手术,由于患者心脏的射血分数很低,通俗来讲就是心脏射出来的血很少,不够全身的器官用,因此患者手术风险很大,术中容易造成心律失常酿成惨剧。

如果先做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一般患者应术后休整半年再进行垂体瘤手术;但这半年内垂体瘤分泌的生长激素又会再次对置换的心脏瓣膜造成新的严重影响,导致患者心脏问题复发。

到底该如何进行抉择呢?

最终,在多学科联合诊治下,心脏外科、神经外科、内分泌科、麻醉科、心脏内科众多医生们反复探讨,比较治疗方案的优点和不足,精心为患者制定了周密的“两步走”治疗方案:先进行心脏瓣膜置换,采用替换生物瓣膜的方式,缩短患者的等待周期,再为患者进行垂体瘤的手术,以绝后患。

年11月,在麻醉科与手术室的通力协作下,心脏外科主任医师刘俊、裘佳培医生率先为袁先生开展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年4月,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吴哲褒、汤浩医生经鼻腔为患者实施了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微创切除手术。

“动完手术,我二十多年的老头疼终于不痛了”。袁先生开心地说。问题终于解决了,手臂与手指也渐渐开始恢复,术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均恢复正常,达到垂体瘤生化治愈。(上海交通大医院周邦彦)




转载请注明:http://www.gnengji.com/ctlby/10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