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选择,是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得到医生和患者普遍响应的一项医疗革命,目的是促进共同讨论,体现客观与公正,从而提升医疗的精准和效率。帮助百姓明明白白地看病,促使医生清清楚楚地施治,我们将不断呈上相关信息。今天和大家聊聊一对美国医生夫妇的观点。
说起医生写书,您会想到什么?大多是宣扬自己的经验或是综述专业进展,充分彰显学识和才华。但是,也有良心作者,他们是一对美国夫妇,两个医界名人。听说过那个药神电影吧,那里面有个叫格列卫的牛药,这两口子里的男人叫格罗普曼,就是那牛药的前期研究者之一,他老婆叫哈茨班德,是甲状腺和脑垂体瘤领域的专家。这俩牛叉级的大夫写书,不向同行炫技,而是教普通群众如何当个聪明的患者。
所谓大师,不是整天说一些自己都不太明白的胡话,而是能把深奥的道理,用简单语言讲透,这对医学夫妻就是大师,他们用真实的故事讲科学道理。最可贵的是,他们的视角是患者利益。在书中他们先讲述了自己的成长背景,老格的父亲是科学信徒,看电视上说胆固醇有害,第二天就改食谱;听专家讲吸烟致癌,当晚把烟戒了。哈大夫的母亲信奉自然,受到熏陶,哈茨班德当大夫后就给自己立了规矩,不让患者做无谓检查,也不鼓励患者尝试收益小的疗法。插一句,这是在说美国大夫,他稍醒醒,咱们进入精华简介环节啦。
这本良心著作的英文名是《YourMedicalMind》,若直译应为《您的医疗智慧》,中文版的译名是《最好的抉择》,全书有9章,可以说类似于棋谱或战事沙盘推演,从整体决策到诊疗途径,启发读者在了解自己的健康观的前提下,如何向医生解释自己的想法,再帮助患者经过深刻考虑后,以充分的理由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全书共讲了16个故事,虽然有保健文化和医疗环境的差异,但相信其中的讲述会让咱同胞受到前所未有的启迪。
如果看到某药的有效率是75%,您想到的是什么?选择药物的时候,是先考虑有效,还是先考虑可能的副作用?在书的第一章,首先以高血脂患者的医疗决策为例,讲述庞杂的医疗数据是如何让患者迷失的。作者引入了2个关键的概念,需要治疗的病例数NNT以及绝对危险度降低率ARP。举例来说,有2个组,每组32人,都是细菌感染者,1组吃药24人痊愈,另1组服安慰剂16个好了。吃药组的治愈率是75%,安慰剂组是50%。那么这个药的ARP,就是25%;NNT是ARP的倒数,1除以25%,等于4。其代表的意义是,每4个吃药的有1个能靠这药治好。理想的药是NNT等于1,也就是百分之分有效,但是,这个没有,做不到。通常是达到2,对容易治愈的病要选NNT在2到3之间的,尽量减少副作用。但有些病是无药可选,那就NNT在10时也拚了,试一把,现在的许多靶向药就这意思。
选医疗方案,还有一个重要概念是NNH,这货的直译是需要伤害的人数,用来判断副作用的程度,通常对于45岁到54岁的男人而言,NNH大约要在。举例来说,某药有消化道反应的副作用,消化道出血的NNH是,意思是说平均个服药者中有1个会吃出血,当然,这个程度是因人而异,谁碰上了,对那人就是%。每种药物都有多种副作用,有人吃药一种副作用也不产生,有人会同时产生几种。咱再结合本地实例解释一下,比如说某大夫介绍某疗法在国外试验有效率多少,那可能的潜台词是没在本地试过,先别说钱,先说可能的收益和副作用及严重程度是什么样的,算算这个是不是值得试。
在解释了医疗数据的意义后,作者提出了尖锐的问题,相信现代医学还是怀疑其可靠性。选择相信的人会追求极致治疗,就是把能用的都用上;选择怀疑的人则追求极简治疗,就是先把风险降到最低。认识自己的偏好,才能避免做出不符合自己认知的决定。那么,如何找到对自己有效的疗法呢?作者以甲亢为例,说明医生或专家提供信息时,其实是有个人偏好的,明智的选择方法是用结果概率与实际效用之积,求得期望效用,这个叫伯努利公式,如果医生介绍的治疗利益减去副作用,处在说不清楚的灰色地带,那患者就要慎重考虑,毕竟结果是要自己承担的,同时还要想一下,会不会后悔自己的决定。当不能依靠自己决定的时候,听听病友的意见,是有效的途径。
两位大师的良心体现在对同行心理的披露,直言有些疾病存在着很高的不确定性,医生只是表现的胸有成竹很有能力而已,因此,理智的患者有必要综合考虑多种方案,从而选定医生,一旦选定后,就给予必要的信任。此外,作者还坦承地以实例告知读者,病情不断恶化的时候,需要选择告别人生的姿态,比如提前决定要不要使用呼吸机插满各种管忍受痛苦,同时,也对患者不能决定时,家属如何替代选择,给出了建议。整本著作体现了患者的自决原则,医护人员的行善原则,强调以不伤害为第一要务,让患者更多获益并把风险降到最低。自己能够理智地思考,从容的选择,才有可能是聪明地避免医疗伤害的患者,治病其实不易,做理智的患者更有难度。但是,必须迎难而上,要学会辨识和思考医疗,才可能多获益少招损。最后总结,看病也是技术活,要先有理性的想法,接受治疗前一定要先给自己个说法,您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了解并想透自己想要什么,接受的是什么。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